影响无纺布均匀度的因素有哪些
发布时间:
2019-03-08
产品的均匀度是无纺布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质量指标,均匀度不好的产品将失去实用价值。因此,改善、提高产品的均匀型一直是设备制造商,工艺技术人员努力追求的目标。考核均匀度的指标主要有:单位面积质量,强力、伸长率、纤维细度及一些功能性指标,如透气性、阻隔性、透液性、抗静电性等。纤网的质量分布均匀性,反映了不同...
产品的均匀度是无纺布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质量指标,均匀度不好的产品将失去实用价值。因此,改善、提高产品的均匀型一直是设备制造商,工艺技术人员努力追求的目标。
考核均匀度的指标主要有:单位面积质量,强力、伸长率、纤维细度及一些功能性指标,如透气性、阻隔性、透液性、抗静电性等。
纤网的质量分布均匀性,反映了不同位置面积密度(g/m2)的差异或离散性。由于无纺布成网过程的随机性,这些差异用统计学方法取样、计算的,常用“极差”,“变异系数—CV”值的大小表示,数值越小,产品的均匀度越好,各向同性的特征也越明显,会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大的方便。
但仅用统计方法表征产品的均匀性并不一定能满足使用要求,例如,当产品的缺陷(如“云斑”或“稀网”)呈均匀分布时,“极差”或“CV”值会很小,而这种产品是无法使用的。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张渔网,即使有这么多网孔,但网还是很均匀的。
另外,在实际使用中,用户关注的是产品的“最差”状态,这才是制约“制成品”性能的控制指标。这就像决定一个水桶装水量的因素并非是最长、最高的桶板,而是最短的那一块。因此,不能仅用“平均值”来表示产品的均匀性,还要用“极差”来表示。
“极差”是统计学方面的专用词,也称“标准差”、“均方根差”,反映出在所有测量样本中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,此值越大,说明偏离越大,产品的性能波动范围就较宽。但不同规格(平均值)产品的“极差”并没有可比性,只能利用CV值的大小来评判。
同样加工条件下造成无纺布厚薄不均的原因可能有下列数点:
a、低熔点纤维和常规纤维混棉不均匀:不同的纤维有不同的抱合力,一般说起来,低熔点纤维都比常规纤维有较大的抱合力,也较不容易分散。若低熔点纤维分散不均,低熔点纤维含量较少的部分,因为无法形成足够的网状结构,无纺布较薄,相对的于低熔点纤维含量较多的地方形成较厚的现象。
b、低熔点纤维熔融不完全:低熔点纤维熔融不完全,主要原因为温度不够,对于基重较低的无纺布,通常都不容易产生温度不够的问题,但对于高基重,高厚度的产品便需特别注意是否足够。位于边缘的无纺布因为有足够的热量,无纺布通常较厚,位于中间部分的无纺布,因为热量较容易不足形成较薄的无纺布。
c、纤维的收缩率偏高:无论是常规纤维或是低熔点纤维,若纤维的热风收缩率偏高,生产无纺布期间因为收缩问题也容易产生厚薄不均的问题。
推荐内容
分享到